學員心得|重新演繹妳的少女時代,妳可以再年輕一次

妳有體驗過用戲劇探索自己的童年經驗嗎?「逆風劇團」深耕於中輟、高關懷青少年,給予多元全面且長期的陪伴和扶助,透過戲劇、公益等實際行動,使少年翻轉自己的人生。此次學院邀請逆風劇團的教學-黃子凌老師帶領學員們,一起演出了自己的少女時期。讓我們看看學員怎麼說吧!

文/靈魂修練學院第一屆學員 Lily LH Kuo 郭秝妡

「今天有穿著國、高中制服的人請站到右邊。」
「曾想成為老師的人請站到左邊、不曾想過的人站到右邊。」
「曾經和老師起過正面衝突的人請站到這邊;沒有這個經驗的站那邊。」

子凌老師拋出,用一道道二分題劃開「少女_的煩惱」工作坊的序幕,帶出每個女孩獨一無二的 —— 由一連串 Yes/No 的經驗交織而成的 —— 少女時代。

如果說青春記憶早已在從女孩長成女人的過程中,被(有意識與無意識地)典藏,那麼在這場工作坊裡的子凌老師就像引路人,領著現場的女孩們索引五年前、十年前、十五年前註記的關鍵標籤,回頭翻閱從前匆促書寫的日記,與當年的自己跨時空對話。

或者說,那天我們在時空流轉的現場窺探了彼此的少女模樣,在眾多少女的故事裡共感共鳴,而後碰巧遇見當年的自己。

少女雕塑家與雕像的化學變化

印象深刻的環節是:女孩們倆倆分組進行,由其中一位知道子凌老師指定題目的女孩擔任「雕塑家」、另一位擔任「雕像」,前者為後者設計動作與口白。微妙的是,即便完全不知情,女孩能憑感受當下空氣,猜中題目的情境、狀態。以我來說,當時我的夥伴為我設計了一個向前小跑步的動作與一句「我要趕校車了」的口白,而我清楚知道那描繪著一個有精神、理想的女高中生。而那道題目,正是15歲。

因此,我和夥伴意外發現:我們擁有類似的高中經驗。「真的、我懂、就是這樣」那些大人不懂的小時候,當兩個女孩一起回到15歲,什麼小細節、小情緒都理解了。我們在體驗戲劇的舉手投足言談間,悄悄地喚醒彼此沉睡已久的少女心情。

接著,大家一起深入另個練習:幫助彼此說出、喊出所謂的少女宣言。在一道暖身題裡,各組女孩都收到共同題目:運用肢體與口白演出「生悶氣」狀態,並且重要的是——全然進入情緒裡詮釋,說出一句「當下最想說的話」。於是,我聽見有人脫口而出「你為什麼可以這樣對我!」生氣卻略帶焦慮不安的情緒。真實而毫不保留地。

從感受他人的故事到擁抱自己的經驗

騰出空間,任少女靈魂重新活躍、再度流動,

然後來到工作坊的下半場:

女孩們四人一組背靠背倚著彼此,先是感受信任、感受包容,而後面對面看進彼此。女孩們輪流分享少女時期的那個「印象最深的煩惱」。當一個人說,另外三個人則閉著眼、低著頭,隨著字句吞吐,想像自己成為故事裡頭的少女。抽換靈魂一般。在場的其他女孩都要替那位敘事者說出「當時最想最想說的一句話」,然後給予對方(也是自己)一個擁抱。

在這段練習裡,我分享了一個「不趕赴的約會」,透過其他女孩的口白設計,我意識到當時的我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是「我真的很想跟你一起去」。而我很感謝,好幾年以後的現在,我終於與少女時期最大煩惱和解,原諒當時自己的做不到,接納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的我與我的選擇。同時我終於恍然大悟:糾結與煩惱的核心從來不在於對方如何看我、待我,而在於——我自己如何看待自己。

謝謝女孩的共感同理與療癒

最後的最後,當我跨時空留下文字給 15 歲的自己的時候,我感覺到現在的自己真正地同理當時的自己。我對她說的是:沒關係的,你感受到的疑惑跟難受都不必急著在一時之間處理。因為直到現在的我都還在練習呢!而說不定,這就是我們這輩子的課題,所以好好體驗、慢慢整合吧。謝謝妳起了個頭。

而在這場重回少女的奇遇練習裡,我深刻感受與體會到:即便來自不同的少女養成記,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成熟歷程裡,那些共同的、集體的身心記憶,讓女性只要聚在一起,就有機會互相理解、彼此療癒。

 

想更了解靈魂修煉學院是什麼嗎?歡迎 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