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 12 月 愛情派對 X 在愛情中受傷該怎麼辦?

派對時間/2022.11.27
Dress Code/White
文字紀錄/Sandy
這次靈魂療癒派對,二十四位參與者一起探索「愛為什麼可能讓人受傷」。這次的主題較為深入,因此派對桌面上都佈置了可愛的花卉及牌卡,希望透過五感療癒讓大家能夠沒有壓力、放鬆的參與活動及彼此交流。
開場之際,參與者在桌長的帶領下,抽取不同的牌卡去分享彼此的生命經驗,儘管來的時候彼此陌生,但透過牌卡引導直覺分享,讓彼此得以聆聽其他人的生命故事。

此次分享的兩位女力,分別是平面設計師/數位女力聯盟理事/刺刺的心發起人蕭錦蓮(右一),以及新北市湧泉社會服務協會的社工督導蔡慈涵(右二)。
錦蓮以「親密關係裡的刺蝟」當成主題,分享自己曾經在親密關係裡遇見恐怖情人,遇見以死相逼的關係,她一度被傷害卻離不開,直到最後開始練習自我覺察,看見自己愛裡的慣性、自己的需求。
當錦蓮逐步復原,她也積極參與當時的數位女力協會的成立,進而開始學習倡議與法律,再接著,她也自主發起利他行動──刺刺的心藝術計畫。
在暴力當中,倖存者就像是一隻隻刺蝟,需要有尖刺保護自己,卻也渾身是傷。於是,刺刺的心以刺蝟為主要意象,延伸出許多相關藝術療癒與倡議活動。刺刺的心希望將創傷知情化為人人都能參與的行動,從不同面向去了解創傷、預防及促進社會關懷帶來的影響力。
刺刺的心曾透過藝術為暴力議題發聲,將十種不同的暴力形式化為十張NFT,從家暴、戰爭、罷凌、貧窮等等,色彩強烈地圖像讓我們能練習識別不同的暴力樣貌。
刺刺的心也製作教材,以創作的方式,邀請每個人為一張可著色的底圖畫出並且指出暴力的存在,底圖可以從這邊下載運用。
「所有的關係都是一面鏡子,透過它們,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。」錦蓮認為,分享傷痛的經驗,不是要展現自己的可憐,而是要當成一份禮物,讓自己與身邊有需要的人知道,怎麼可以提醒跟幫助我們自己擁有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。
而第二位講師蔡慈涵,則以社工經驗和大家分享為什麼親密關係中的暴力需要被關注。
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往往因為權力不對等、求助不易,且再發生機率高導致心理創傷較深;而造成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、對於關係期待的不一致及互動模式中的惡性循環,一切的原因從來就不是單一或片面的,但任何理由都不能夠成為傷害另一個人的藉口!
在講座中慈涵也講解了暴力循環理論,並分享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的對象及規範的對象分別是誰、恐怖情人條款的規定,讓參與者能夠更了解目前政府法規的部份。慈涵也提到家庭暴力的種類有肢體暴力、精神暴力、經濟暴力、性暴力及數位暴力。同時透過戲劇片段講解何謂精神暴力,而一般精神上的暴力,就目前的法規來說其實很難舉證,這也是慈涵及新北市湧泉社會服務協會近期與律師、法官們探討的部份。
講師也告訴大家目前家庭暴力防治網絡有設置113保護專線、各縣市政府警察局分局設置家暴防治官、民事保護令機制、強制通報機制及社工支持性服務。而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有會談服務、訪視服務、法律服務、心理諮商、陪同服務等等,讓參與者們都能知道目前政府及民間單位能夠提供的協助有哪些。
創傷後的我們該如何復原?慈涵提到「復原」V.S.「復元」,他自己平時都會使用「復元」二字,因為你要要求被害者恢復成原本的樣子其實是不可能的,但我們可以慢慢讓他恢復元氣,這個詞彙也帶給所有與會者不同的觀點。最後,慈涵提醒每一位參與者,永遠都要去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。
你就是「你」,全世界只有一個的「你」,你真正要找的是那個懂得你的「好」的人。
Soul Lab靈魂療癒派對中一定會有的藝術活動環節,由兩位講師帶領學員進行藝術繪畫活動,透過講師錦蓮設計創作的刺蝟圖畫,讓參與者們各自畫出屬於自己的小刺蝟,而後講師邀請所有參與者手上帶著便利貼和筆,去看每一個人創作的小刺蝟,對於每一幅畫帶給你的感受,寫下正向祝福的話語貼在對方的圖畫旁送給他,不需要屬名、也沒有是非對錯,單純地讓正向的祝福流動在彼此之中,接著大家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彼此分享對於自己最有感的便利貼話語。
此場活動是Soul Lab與臺大領導學程合作的第一場講座,有別於過去的活動為女性專場,這次也是Soul Lab首次不分參與者性別的靈魂療癒派對,我們相信親密關係的傷需要不同性別的人一起參與,才能讓我們都迎來更好的未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